标题:讲座精彩分享|welcome欧洲杯课程建设系列名家讲堂
2024年6月12日与13日,“welcome欧洲杯课程建设系列名家讲堂”继续开讲。主讲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祝东力老师,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在这两讲中,祝东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学术写作的精彩分享,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写作指导。
第一讲的主题为《艺术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旨在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艺术研究方法,并提供撰写高质量论文的指导。首先,祝东力老师探讨了“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分析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并介绍了18世纪出现的fine art、schöne Kunst、beaux art等概念,强调美学或感性学是艺术学的基础。随后,祝老师分别介绍了在“体验”、“解释”、“论文写作”的阶段,涉及到的艺术学研究方法,并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了切实的指导,强调我们要根据个人兴趣、一定的积累和相关学界研究现状来确定自己的选题。最后,祝老师提醒了我们在论文写作中重要的注意事项:第一,思考要深入,表达要浅出,力戒追求缠绕的表述风格;第二,要注意节制网络语言风格;第三,要兼具作者身份与读者立场。
第一讲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祝东力老师以1980年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阐述了好的艺术作品如何能打破我们由于观念的僵化、意识形态的懒惰而形成的种种刻板印象和教条化理解,唤起一种对于对于现实的生活、鲜活而真实的感性认知,从而“让石头成为石头”,让那些被我们习而不察,熟视无睹的事物带着其丰满有力的细节被重新感知。他的这番阐释对于艺术学研究和艺术创作、评论的实践都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第二讲的主题为《学术写作与学术期刊的宗旨》,主要聚焦于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具体问题与学术期刊的宗旨。祝东力老师首先对当下艺术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文风进行了把脉诊断。他从几十年个人治学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出发,认为当下不良文风的根源乃是在于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社科学界大量引进西方学术,贪多图快造成了消化不良,而翻译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和问题更是误导了大批学者。而50后、60后以及更晚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学者,传统学问根底薄弱,很难对自己“翻译腔”的思考和写作套路形成自觉的反省。祝老师这番检讨引发了在座师生的普遍共鸣和深思。如何在学习和研究中自觉纠正学风,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文风,成为祝老师讲座给大家的一个重要启示。
在学术写作上,祝东力老师提醒我们要注意知识理论素养与学术写作能力不平衡的问题,避免在写作中阐述的不清晰与长篇大论;针对“什么是好的学术写作”的问题,祝老师认为在内容上要具备新观点、新知识、新材料,在形式上要清晰流畅;最后,要以主题为“灵魂”,结构为“筋骨”,语言为“血肉”,构成学术论文的三个层级。在学术期刊的宗旨上:祝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学术期刊的职能——它是一种选拔机制,同时也在发挥对学术研究的策划和组织作用;在学术期刊的类型上,可以分为主动策划型与来稿选优型,或是从稿件来源上分为百货店型与专卖店型;最后,要研究期刊,不能闭门造车,要与编辑建立联系,提前沟通选题:了解学术期刊的选题,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学界的走向,寻找交集的点。
祝东力老师两讲的精彩分享,帮助我们了解了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论文写作,并寻求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等问题,以期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图片提供:柴小靖
文字提供:赵志勇、柴小靖
一审:王晓霞
二审:杨俊霞、王建
三审:刘恩权